推動開放資料 台北市提升資料品質、發揮社會影響力
- 發布機關:臺北市政府資訊局
- 聯絡人:陳崴逸
- 聯絡資訊:02-27208889分機8558
全球資訊網(World Wide Web)發明者提姆.柏納-李(Tim Berners-Lee)提出開放資料五顆星的標準(https://5stardata.info/zh-TW/),這是一個以資料結構及可用性來分類開放資料的標準,但資料星等並不等同資料品質,且不同使用目的的資料也都有適合的資料結構及可用性。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表示,本府檢視開放資料品質所考慮的面向,除了資料結構及可用性外,資料內容本身所傳達或經過應用衍生而來的社會影響力,才是資料品質的關鍵所在。例如:台北市不僅開放了PM2.5資料與空氣盒子網站(https://airbox.edimaxcloud.com),也開放預算資料與預算視覺化網站(http://budget.taipei)、公車動態資訊與市面上公車的相關app,這些都是透過開放資料來發揮社會的影響力,促使台北市的開放資料品質不斷提升。 此外,不同使用目的的資料,其適用的資料星等也不同,包括以下內容: 一、政府出版品或報告 方便閱覽及避免遭竄改等因素,採用PDF格式釋出,因此多為1星資料。為此,臺北市政府於107年2月1日開放「臺北市政府出版品主題網」(https://books.taipei),滿足市民對於瀏覽出版品之需求,讓「臺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臺」(https://data.taipei)聚焦在提供3星及4星之高可用性資料。 二、政府數據或業務資訊 為方便編輯應用以及現行更新頻率不高的情況下,採用如CSV開放格式釋出,多為3星資料,如臺北市住宅竊盜點位資訊(https://goo.gl/KAxwbe)。 三、即時監測資訊 因這些資訊不斷的變動,需透過API存取,所以多為4星資料,如即時公車動態資訊及YouBike即時資訊等多項臺北市即時交通資訊(https://goo.gl/hi9Txo)。 資訊局表示,本府秉持「開放政府、全民參與」的理念,並根據資料使用目的以合適的格式及方式發布,由資料提供者與使用者共同追求更高的社會影響力,將是政府與民間推動開放資料一起努力的目標,也提醒民眾不要落入飯店5星級評鑑的迷思,認為星等越高品質越好。